清明哀思 | 缅怀大体老师,感恩大德无言
编者按
清明
寄托哀思的日子
北京大学的一些同学们
会特意为他们的无言良师
送上深切的缅怀
今日清明,北京大学医学部遗体告别厅现场
医学中形态结构分为两类,肉眼可见的整体器官为大体形态结构,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为显微形态结构,所以遗体被称为“大体标本”。
遗体捐献者志愿捐献的遗体主要用于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基本上是医学院校实体解剖操作的唯一来源。出于对遗体捐献者的尊重,医学生往往称之为“大体老师”。
1999年在红十字会的倡导下,北京大学医学部建立起“北京市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
截至2017年,共有2449人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捐献站进行了公证备案登记。他们毫无保留地奉献出了生命的温暖与光辉,他们是我们不能忘记的逝者。
今日清明,通过北京大学医学部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负责老师的讲述,我们一起追忆逝者,缅怀无言良师。
玩具车,是你童真岁月的最佳玩伴
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楼一层的最西侧,有一间小小的遗体告别厅。这间告别厅设立于2006年,从那之后,每到清明节,这里都会迎来许多的祭奠哀悼者。
这里,是许多遗体捐献者最后的家。
2011年时,北大医学部在遗体告别厅内设立了“大体老师”纪念墙。这面墙上,按照年份摆放着每一位大体老师的水晶盒。
一个个印着遗体捐献者的照片、姓名和生卒日期的水晶盒及下方的柜子里存放着纪念遗体捐献者的各种物品。
登记接受站的负责老师说,每到清明节,这里总会有家属送来一些物件。
“小至一缕头发、一页日记。
有时候家属还会拿来一瓶酒、一张火车票或一块表,这些东西里蕴含的都是家属的不舍。
去年,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的父母给我们送来了孩子的书包,里面满满的都是这个孩子生前最喜欢的书和玩具……”
一位8岁的遗体捐献者的亲人送来的书包和玩具
遗体捐献者家属送来鲜花寄托哀思
同日走,是你们共同铸就的永恒浪漫
纪念墙上的每一个水晶盒的背后,都是一个奉献的故事。
据介绍,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北京大学医学部捐献站共接待了七对夫妻。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走。
人生的最后,两人依偎着来到这个地方实现人生的价值,也是一件无比浪漫的事情。”
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相互搀扶着来到北医,走进解剖楼,轻轻念出申请表格上的那段誓言——
“为了我国医学事业和医学教学、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我决定无偿捐献遗体”,一起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遗体捐献、离开时留下爱,这样的选择是夫妻二人人生共同的落脚点,也是夫妻情比金坚的见证。
以大体老师的身份将生命“延续”,是一种大爱,这份爱中蕴含着生命的真谛。
“很多老人们对于遗体捐献的认可、为了医学事业奉献的精神真的很令我们感动。”登记接受站的负责老师说道。
按照目前的相关规定,志愿遗体捐献需要捐献者本人亲自到公证处公证备案,对于许多年纪较大、行动不便的老人而言,从住处到公证处这段行程并不轻松。
老师说:“他们总是执着又用心地去完成遗体捐献的必要程序。”
的确,这段行程上的困难,丝毫不能影响他们已经下定的决心。相反,这更突显出遗体捐献者们奉献精神的伟大。
做奉献,是你们留给学生的最后一课
捐献站所在的解剖楼五层有一间解剖陈列室,里面放置着人体器官的标本。
所有标本中最让人震撼的是一副完整骨架,这一骨架的捐献者是北医的老院长胡传揆。
胡教授在1948年到1979年间,担任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院长。他曾在生前立下一份特殊的遗嘱:
遗体不火化,不留骨灰;病理解剖后尽量利用其它组织及骨架,以利教学。
如今,在解剖课开始之前,同学们都要来到陈列室,深切缅怀这位用精神和灵魂雕刻北医“厚道”精神的老院长。这已经成了北医的一项传统。
另一位北医的老院长马旭在去世后也选择了遗体捐献,在生活、奉献了六十余载的北医校园中延续生命。
登记接受站的负责老师说,在几十年前,作出这样的决定并不容易:“这些老前辈其实作出了非常有勇气的决定,在遗体捐献方面作出了表率。”
基础医学院的同学回想起第一次上解剖实习课时的感受:“我们当时觉得大体老师能够作出这样的决定真的挺了不起的,这真的是非常需要勇气的决定。”
“最初的诞生和最后的死亡一样,都是人生的必然;最初的晨曦和最后的晚霞一样,都会光照人间。”
每一位遗体捐献者都完美诠释了水晶盒上这句话的意义。
纪念墙上有一位女孩笑容甜美,传递给每一位来到告别厅的人无限美好和希望。
她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9级硕士研究生李菲。入学报道前夕,她被查出患有T细胞淋巴瘤,在经历了几次化疗和一次移植后,最后还是离开了我们。
李菲在离开之前,作出了捐献遗体的决定,成为了大体老师,默默地用自己的躯体引导一批又一批医学生走上医学求知道路。
今日清明,北京大学医学部遗体告别厅开放。
很多遗体捐献者家属来到这里,缅怀逝去的亲人;不少同学也作为志愿者,引导家属缅怀亲人;并擦拭遗体捐献者的纪念水晶盒,寄托哀思。
告别厅中的一面墙上画的是北大未名湖边博雅塔的风景图。
登记接受站的负责老师说,“博雅”二字有很深的寓意:“我们的同学们在学习知识之外,更应当明白奉献的意义。从每一位遗体捐献者的身上,同学们都能看到这种宝贵精神。”
遗体捐献者是沉默无言的老师,是沉默无言的奉献者。
对于一个医学生而言,大体老师带来的是人文教育,是心灵上的触动,是奉献精神的传递。
遗体捐赠者奉献了躯体,却以另外一种形式获得了生命的延续。
感恩良师,大德无言。
附:良师无言
(张卫光 撰)
你们毫无保留地奉献出了
生命最后的温暖与光辉
在这片杏林优雅之地
为你们高尚的灵魂
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你们的不朽
像杏花一样地开放
桃花一样地美丽
无语良师的身影
永远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
背靠黄土
亲吻暖阳
绵延着
中华五千年
文明的真谛
这里隔绝了
人世间的欲望和功利
青山绿水把这无价铭记
这里不再掩埋
受之于天地父母的遗骨
深蓝的苍穹之下
闪耀着
人间的大爱和浩然正气
超越自我
奉献生的躯体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你们就这样
带着慰藉和满足
默默地来
悄悄地去
更多鲜活的生命由此得以延续
真情与善良的种子
深深地扎根于
这片无比眷恋的土地
我们誓将这大爱
传递
传递
受访者:北京大学人体解剖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负责人张卫光,北京大学医学部2017级基础医学院霍思函
采访:张丰哲
文字:张丰哲
资料、图片来源: 受访者、北医新闻网、《北医》报
排版:杨燕燕、筱羽、文婧
责编:以栖、火山、慕鲁